学思笃行 质检法治新实践

2017-12-2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时代使命。新时代的质检法治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质检实践中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法治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要求。质检系统在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作用,新时代质检法治的新实践方式可着重从三个方面落实好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任务。

  坚持科学立法,发展好良法制度,体现好人民利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全面依法治国正是能够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制度性需求,是更好回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新时代的质检法律制度就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立法的价值取向,将立法活动与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安全环境的要求相呼应。质检法治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质检法律制度表达的管理目标、利益诉求应与公共利益相统一。结合好质检特点,从人民需要作为出发点,以良法促进发展,遵循国家治理规律,保障法律制度的善治。拓宽民众参与民主立法活动,参与制度善恶好坏的评估活动,使质检法制能够始终保持其应有的人民性、时代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先进性。

  坚持严格执法,发展好执法本领,维护好人民权益。

  坚定制度自信,实现制度引领,这是新时代赋予的新的使命,也是依法治国的内涵要求。法律制度的生命在于实施,严格执法是依法治国具体实践的主要途径。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质检依法行政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的原则,通过依规治党培养造就人民信得过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法队伍。党内法规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质检执法队伍首先要将党规党纪挺在前、做到位,在实践中展示人民质检为人民的质检本色。要确保法律的实施到位,树立底线思维,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要树立人权自信,加强人权法治保障,更好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的广泛权利和自由。要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念,以法律为准绳、以道德为基石,在质检执法中运用好法律的规制和道德的教化作用,形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要严格执法监督。推进质检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以党规国法为界,强化常态下的监督执纪问责,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要用国家治理的思维处理好执法工作。要建立质检制度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合作关系,在综合治理中发展出一个能实现制度互动的通道,有效引导社会的运作,使质检、社会、企业与民众共同按照国家治理规划的目标推进。

  坚持全面普法,发展好示范教导,引导好人民认同。

  全民守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践要求。全民守法的前提条件是法律需要得到人民的自愿认可,并在内心树立对法律的尊崇而成为行动的自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搞好质检法治的宣传教育工作,更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意义重大。新时代下,要让质检执法更加深入人心,更广泛走入人民群众,更好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要让领导干部、执纪执法者发挥好“关键少数”带头引领作用,时时处处让人民看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促使国家法治得到人民内心的认同与信仰。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普法工作要有新作为、新成效。要更加强调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将质检法治贴近时代化、大众化,让人民在现实实践中感受到新时代国家法治的公平正义。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治力量帮助人民群众依法维权、合法经营,用新的方式让人民群众感触到法治的阳光,用民众的语言、民众的视野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守法的成果。

  厦门机场检验检疫局 陈鹏祥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2017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