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促离退休干部工作再提升

2017-09-25

  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力量。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做好新时期离退休干部工作,对于促进和谐单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离退休干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龄化因素影响不容忽视。离退休干部普遍年高体弱、多有病患、行动不便,能正常参加支部学习和组织生活的频数越来越少。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逾期换届困难,部分支部的书记、支委年岁偏老、身体较弱,找不到合适的接替人选。

  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升。离退休干部信息来源渠道相对较窄,对社会发展、社会现象和问题认识上容易偏差,甚至有部分离退休干部认为退休就应该安享晚年,过不过组织生活无关紧要,放松了学习,不注重思想改造和党性修养,过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不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

  服务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离退休干部党员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呈现开放性和多元化,了解新信息、接触新事物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对精神生活、物质生活上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开展不灵活,缺乏针对性、有效性,教育管理党员的方式方法呆板单一,老同志参加支部学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不高。

  激励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办法不多。大部分离退休干部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有的还是专家。老同志退休后,思想变化很大,想法也很多,不想管也不愿管单位事情的心态比较普遍,考虑自己的健康和晚年生活较多,影响了对大众义务服务的积极性。面对市场经济的影响,离退休干部的付出更希望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没有物质激励机制,难以调动离退休干部的积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加强和创新离退休干部管理的措施

  创新设置方式,夯实管理基础。一是创新离退休党支部设置方式。本着“自愿、方便、规范、全覆盖”的原则,针对老同志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居住分散,难于集中学习、集体活动的新情况,积极探索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的新办法。通过把离休干部党员与退休干部党员合编,或结合属地化原则就地就近编入社区党组织,因人、因地、因实际,科学设置组织形式。二是抓好班子建设。坚持将“三强三好”(事业心强、责任心强、组织协调能力强、身体好、表率作用好、奉献精神好)的离退休党员推上支部书记的岗位上,选好配强支部书记。

  创新工作机制,保障党建实效。创新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机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是推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一是保障活动经费。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工作经费要列入预算予以保障,离退休干部缴纳的党费按比例留成,定期拨给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作为支部开展活动的费用,确保专款专用。二是保障活动场地供给。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学习活动场所、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和阵地建设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加强服务管理。建立活动场所共享机制,对与支部就近的活动场所可以几个支部合用。三是探索结对共建模式。建议着力推进、探索创新在职党支部与离退休党支部、在职党员与离退休党员之间“结对子”活动。健全社区、单位基层党支部联系离退休党支部为属地老党员就近学习、就近获得服务和管理的功能。要注意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四是完善制度规范建设。要严格按照中央相关文件的要求,认真抓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思想、组织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三会一课”、报告工作等组织生活制度,把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创新成果制度化、规范化。五是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通讯工具,将党支部的学习材料整理成电子版,及时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情况。

  创新活动模式,提升服务质量。要结合离退休党员的特点,创新活动模式,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管理。对于年老体弱的党员,支部要加强家访、慰问和宣传,关心党员生活和党员进步。对于身体健康的党员结合他们的思想动态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参观、征文和文体等活动。探索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在职干部党支部联谊机制,增强不同年龄段党员的交流,通过不同支部党员的互帮互助,消减党员的思想困惑和生活难题,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的凝聚力。探索利用网络阵地加强党组织思想建设,利用好共产党之家网、老干部之家网、老同志微信群等新媒体,使这些“不见面的党建指导员”在思想和支部建设上发挥更大的教育引导效果,加强党建活工作针对性,提高党员的参与度,提高支部活动的影响力,加大对党员、群众的教育力度。

  广西检验检疫局 黄小霞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2017年9月25日)